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1808020141-1.aspx
(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日電)63歲的黃小姐飽受鼻塞困擾數十年,歷經多次鼻中隔、下鼻甲切除手術仍無解,經常頭暈、頭痛,甚至連呼吸都覺得痛,就醫檢查發現竟是鼻腔空間過大導致的「空鼻症」。
收治患者的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,民眾觀念中常認為鼻腔狹窄才會導致鼻塞,其實並不完全正確,常見的鼻塞主要分為結構性、病理性兩種,結構性鼻塞包括鼻中膈彎曲、下鼻甲肥大;病理性則包括鼻息肉、鼻竇炎、腫瘤等。
邱昱勳說,該名63歲患者從小就有鼻塞問題,陸陸續續動2次鼻雷射及1次鼻中膈、下鼻甲手術,正因手術中切除過多下鼻甲,左側鼻腔空間已是正常人的3到4倍大,釀成「空鼻症」。
他解釋,鼻甲是由3層結構組成,由外而內分別是鼻黏膜、軟組織和鼻甲骨,因此若是鼻甲被切掉太多,可能導致鼻子感受不到空氣流動,出現鼻塞的感覺;加上鼻腔太大,空氣吸入後會在鼻腔內形成「亂流」,滯留在鼻腔內,吸不到空氣。
邱昱勳指出,鼻甲雷射手術、鼻中膈手術等都是空鼻症的可能原因,恐使鼻甲、鼻黏膜、鼻腔神經遭到破壞,一旦切除太多鼻甲,也會使鼻腔空間變大,吸不到空氣,但因空鼻症是1994年才發表的疾病,過去醫師經常認為患者鼻腔空間大,而忽略了空鼻症的可能性。
他也提醒,患者如果有吸不到空氣、口鼻乾燥、嗅覺下降、頭暈、胸悶、睡眠困難,甚至呼吸時鼻腔疼痛等症狀,導致精神不濟、憂鬱等精神障礙,都應懷疑是空鼻症、儘速就醫治療。(編輯:陳怡璇)1070802
關鍵字標籤:...
|